推廣 熱搜: 2022  財務  微信  法律    網格化  管理  營銷  總裁班  安全 

      財務人職業風險

      主講老師: 元常富 元常富

      主講師資:元常富

      課時安排: 1天/6小時
      學習費用: 面議
      課程預約: 隋老師 (微信同號)
      課程簡介: 財務稅務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。它涉及資金的籌集、使用、管理和分配,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。稅務方面,則要求企業依法納稅,合理規避稅務風險,保障企業合法權益。 在財務稅務管理中,需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,建立完善的財務制度和稅務籌劃策略。通過精細化的財務管理,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降低運營成本,增強企業的競爭力。同時,合理的稅務規劃也有助于企業實現稅務優化,減輕稅負,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      內訓課程分類: 綜合管理 | 人力資源 | 市場營銷 | 財務稅務 | 基層管理 | 中層管理 | 領導力 | 管理溝通 | 薪酬績效 | 企業文化 | 團隊管理 | 行政辦公 | 公司治理 | 股權激勵 | 生產管理 | 采購物流 | 項目管理 | 安全管理 | 質量管理 | 員工管理 | 班組管理 | 職業技能 | 互聯網+ | 新媒體 | TTT培訓 | 禮儀服務 | 商務談判 | 演講培訓 | 宏觀經濟 | 趨勢發展 | 金融資本 | 商業模式 | 戰略運營 | 法律風險 | 沙盤模擬 | 國企改革 | 鄉村振興 | 黨建培訓 | 保險培訓 | 銀行培訓 | 電信領域 | 房地產 | 國學智慧 | 心理學 | 情緒管理 | 時間管理 | 目標管理 | 客戶管理 | 店長培訓 | 新能源 | 數字化轉型 | 工業4.0 | 電力行業 |
      更新時間: 2024-02-22 11:39


       課程背景

      法律無非柴米油鹽,財務無非數字游戲,玩好了能賺錢,玩不好會要命,財稅的本質就是法律,即是法律就有法律風險和法律責任,不管講與不講這個問題都是存在的,身為財務人最不應該無知者無畏啥都敢干,法律不講情面,不會因為你不知道就能放過你。尤其是金稅四期大數據時代,財稅政策越來越收緊,企業財稅風險增大的同時,也給職業生涯帶來了極大的法律風險。

      本課題全方位解析財務人職業風險的源、緣起以及在業務發生、財務管理、稅務申報過程中的那些坑,全方位解析如何“善”人不被欺,防險與未然。

      課程收益

      1、 全面理解財務法律責任

      2、 通過業財稅一體思維防范和應對職業風險

      課程時間:1天 6小時/天.

      課程對象:企業財務總監、財務經理、財務主管、財務會計等

      課程方式:講師講授+數據分析+視頻評價+案例研討+講師點評+現場咨詢與輔導

       

      課程大綱

      第一部分、:法律風險意識

      1、財務有風險,做賬需謹慎

      2、法律無非家長里短,財務無非數字游戲。

      3、財務涉及的那些法律

      4、財務有關法律責任和罪名

      A、法律責任

      B、涉及罪名

      C、失信懲戒

      D、立案標準

      5、法律意識淡薄招致牢獄之災的典型案例

      案例a、出納簽字案:小事情也可能帶來大麻煩

      案例b、曉慶公司偷稅案:主管財務人員被判刑

      案例c、范冰冰經紀人等涉嫌犯罪案:燒賬本不會使問題消失

      案例d、華銳鳳電違規披露信息案:雖受董事長指派但財務高管與他人不同

      6、典型案例啟示:

      A、法律風險和層級高低無關

      B、法律風險和所在企業性質無關

      C、法律風險和就職企業大小無關

      7、不同企業類型財稅訴求的區別

      A、小微企業:節稅

      B、國企央企:合規

      C、上市公司:保殼

      8、法律風險的根源

      A、故意犯罪,自作孽不可活

      B、迫于壓力,不得已而為之

      C、無知者無畏,無意識行為

      D、被迫到主動,夾著無意識

      第二部分緣起:找工作,要靠譜。

      1、遇到好人靠緣分,遇到好單位靠眼力。

      2、職業風險意識:著急找工作,不幸入巨坑

      真實案例:某朋友的媳婦找工作去了某生物科技公司做會計,實際做的是地溝油,東窗事發,全公司包括她自己在內被判刑,至今未出來。

      3、會計工作慎入公司的特征:

      1)、管理者人品有問題

      2)、管理者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惡習

      3)、管理者風險意識差、法律意識淡薄

      4)、企業負責人有欺騙習性或企圖

      5)、企業老員工離職頻繁,留不住人

      6)、從事的業務不合法或者游走于不合法邊緣

      7)、公司為殼公司或虛假注資、無真實業務

      8)、官司纏身或長時間不結案訴訟

      9)、公司法人代表非實際控制人

      10)、兩套賬或者多套張

      11)、進貨無票,還有購買發票行為

      12)、存在大量銷售不開票且未報稅行為

      13)、老板借款不還

      14)、庫存賬面嚴重不符

      第三部分防范:業財稅融合

      1、業財稅融合

      1)、會計到底是干什么的

      2)、財務工作的實質作用

      3)、稅務是業務的最終表現

      2、會計核算。

      1)、據實記賬VS兩套賬

      2)、沒票入賬VS買票抵賬

      3)、按老板要求開發票VS虛開增值稅發票

      4)、老板從公司拿錢VS個人所得稅

      5)、案例:單位為職工謀福利,記賬不當進去若干人

      3、財務管理

      1)、內控流程不完善,付款單憑老板一句話,事后有事難舉證。

      案例aQQ群指令付款,身份未驗證,付款被騙擔責任。

      案例b:好心幫領導貼票又報銷,到頭轉臉不認賬

      案例c:報銷發票不簽字,審計監察枉擔責

      2)、做人要“善”,做事要“精”

      3)、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
      4)、老板同事不是朋友,有些忙不能幫

      案例a:稀里糊涂簽字擔保一身債。

      案例b:莫名股東擔責任

      案例c:擔當法人進法院

      案例d:小金庫東窗事發扯不清

      4、稅務風險

      1)、沒有發票實無奈、以防萬一有四招

      A、最好不經手,誰的事誰來做

      B、沒票白條要保存

      C、要求相關人員簽字

      D、交易支付憑證要留

      2)、發票背面要簽字、假票泛濫要當心

      3)稅務系統掛名,永久承擔責任

      4)、會計資料保存30年,你做過的事要負責30年。

      5)、虛開發票有風險,防范認清數第一

      5、風險防范:凡事留一手,關鍵能保命。

      1)、入職有交接,以前賬務不要動,交接資料永保留

      A、入職非交接就能干,各種情況了解清楚再開始

      B、交接后發現問題書面匯報,留下證據證明與自己無關

      2)、與錢有關留一手,別人多簽字、自己少簽字、無關不簽字、沒事別幫忙。

      3)、遇到不得已,證據要保留

      4)、去職也交接,后邊責任永無關,交接工作要扎實

      A、公司信息化系統除名,操作權限全消除

      B、稅務系統去名,單位不配合離職30日內申訴。

      C、交接清單簽字,從此法律責任撇清。

      5)、財務職業風險防范之“本”:持續學習,提升業務能力,增強法律風險意識。


       
    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
      更多>與財務人職業風險相關內訓課
      自然資源審計實務 智能內審 戰略審計實務 運營審計實務 信息系統審計 文化審計實務 數據治理暨數據治理審計 首席審計執行官CAE訓練營
      元常富老師介紹>元常富老師其它課程
      金稅四期大數據時代新會計準則變化和新收入準則實務解讀 資金與投融資管理 政府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實務與案例分析 政府會計從零基礎到實務高手 政府采購招投標相關規則解讀 《增值稅法》最新變化早知道 幼兒園行業財務管理 有意做大做強企業的政府補助財稅政策
      網站首頁  |  關于我們  |  聯系方式  |  誠聘英才  |  網站聲明  |  隱私保障及免責聲明  |  網站地圖  |  排名推廣  |  廣告服務  |  積分換禮  |  網站留言  |  RSS訂閱  |  違規舉報  |  京ICP備11016574號-25